淮阴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刚刚官方发布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20万 [复制链接]

1#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省内医改动态(第期),其中介绍了南京“六元共进”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做法和成效。“全市个中心(卫生院)、个站(村卫生室)实现省级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每千常住人口基层机构床位数达到1.37张。基层机构共招聘余人,比年增长41%;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46%。目前人均工资20.28万元,在岗乡村医生平均收入7.99万元。”那么南京市到底是如何让基层医生人均工资收入达到20万的?小编根据省卫健委公开信息,整理了“六元共进”举措如下:

Part.1

三大医改*策文件出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迎大变革

据悉,近年来南京市市委、市*府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六个角度给予基层*策保障。

1.在财**策上做绩效

将原先核定任务、收支,调整为核定任务与定额、绩效补助挂钩。

2.在绩效工资上做增量

①绩效工资调控幅度达%,高出同类事业单位28%。

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骨干人才每年补助2—3万元、对在基层工作7—20年的全科医生,每人每年给—元奖励等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③实施“一类供给、二类管理”*策,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3.在用人机制上做调剂

①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和统筹调剂使用,动态编配人员数量,基层急需岗位采取*府购买和备案制管理,区财*给予经费补助,实行同岗同酬,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②明确将基层高级职称比例提高至20%,医院和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其医院设定。

4.在价格管理上做衔接

做好基层医医院综合改革的*策衔接,调整提高基层机构“家庭病床建床费、巡诊费和出诊费”等,极大促进了基层上门服务的积极性。

5.在用药范围上做需要

做好基医院的衔接,满足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促进探索在医联(共)体内双向转诊。

6.在医保*策上做支撑

开展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以基层为主体,将门诊43种慢性病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将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纳入保障待遇,并提高报销比例;调整提高基层住院次均费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调整提高家庭病床待遇水平。

Part.2

财*投入13.9亿元

医院采购硬件设备、提档升级

除了*策支持之外,南京市各级加大财*投入,强化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医院标配胃肠镜、无创呼吸机、心脏彩超、CT、DR等设备,累计财*投入基层硬件设施13.9亿元。并通过医联(共)体、孵化中心帮促特色科室建设,打造服务品牌,升级诊疗能力。全市共建家联合门诊、家联合病房、5个血透联盟,个特色科室涵盖30多个服务领域,覆盖81%的基层机构;医院普遍建有3个以上的特色科室,实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特长。

Part.3

创新家医签约考核、服务机制

在家庭签约服务覆盖方面,南京市提出了部分举措如下:①探索家庭药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力量,构建专科医师、全科医师、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医技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共管模式。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不到地方设立家医工作室个,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③市、区建立第三方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市*府连续三年对真抓实干明显的区给予万元奖励。区级每半年对下派专家进行考核,考评结果前10名的专家劳务费元/次,11—20名为0元/次,其余专家按元/次发放。对考评排名后5位,建议专家所在单位调整。④创新探索商业保险支持下的家医签约服务机制,发挥家医健康和费用双重“守门人”作用。

Part.4

加强医防融合

实施“全+专”模式衔接

实施“全+专”模式衔接,打出医防融合控组合拳,实施家医个性化和点单式签约相结合的“首签负责制”“积分健康卡”“健康时间银行”,做到精确分诊、服务接续、管理全程,让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生根,让群众享有“5分钟就医圈、20分钟优医圈”同质化诊疗服务。

Part.5

省市属医疗机构30%的门诊号源

优先开放给基层

全市统一部署家庭医生分级诊疗信息系统,省市属医疗机构30%的门诊号源优先开放给基层,医院、医院、医院等7家二、医院向家庭医生开放检验、检查、床位预约服务,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无缝衔接,市民可以进行自主健康管理、健康信息线上查询。“互联网+分级诊疗”助力优势资源下沉基层,连通市远程医学会诊、心电监测、临检、影像、病理五大中心,基层能力全面提升,推动构建“医疗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区治理共管模式。

Part.6

加快中医医疗机构提档升级

加快中医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江宁、溧水、医院医院,高淳中医院与医院签署紧密型医联体协议,并挂牌“南京医院高淳分院”,成立“全国中医肛肠诊疗中心江北协作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实力。

而在多项举措落地实施之后:

“全市个中心(卫生院)、个站(村卫生室)实现省级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目前人均工资20.28万元,在岗乡村医生平均收入7.99万元。”

“全市年度总收入过亿的医院10家、万元—1亿元13家、—万元43家。”

“年,南京市代表江苏省荣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全国第一的优秀成绩。”

年新年伊始,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加快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为强基层留人才的风向标。

基层如何留人?待遇才是关键。南京市基层医卫人才“人均工资20.28万元,在岗乡村医生平均收入7.99万元”的工资标准,显然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其提出的各项医改举措,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原文如下:编者按: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几年来,我省以省级综合医改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年,全省居民两周首选基层就诊比例达72.07%,县域内就诊率达93.28%。特别是南京市充分释放省会城市优势,抓基层、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激活力,打造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梅花模式”,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现刊发南京“六元共进”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走在前列的主要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府新年度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学习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改革经验,全力打造区域高峰、力争疑难病症患者少出省,医院、保障大病患者不出县,着力建强服务网、引导群众基层首诊,持续做实医联体、构建上下分工协作机制,大力加强接续服务、加快推进急慢分治,完善配套支撑*策、打好改革组合拳,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江苏特点的深化医改典型经验。南京“六元共进”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走在前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南京市不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探索实践以城乡统筹为核心,以管理运行活力化、特色服务品牌化、签约服务网格化、医防融合深度化、健康服务智慧化、中医服务优质化为支撑的“六元共进”模式,开创具有时代特征、南京特色的基层卫生发展之路,被誉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梅花模式”。一、主要做法(一)*策保障,管理运行活力化。市委、市*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一是在财**策上做绩效。将原先核定任务、收支,调整为核定任务与定额、绩效补助挂钩。二是在绩效工资上做增量。绩效工资调控幅度达%,高出同类事业单位2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骨干人才每年补助2—3万元、对在基层工作7—20年的全科医生,每人每年给—元奖励等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实施“一类供给、二类管理”*策,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三是在用人机制上做调剂。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和统筹调剂使用,动态编配人员数量,基层急需岗位采取*府购买和备案制管理,区财*给予经费补助,实行同岗同酬,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明确将基层高级职称比例提高至20%,医院和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其医院设定。四是在价格管理上做衔接。做好基层医医院综合改革的*策衔接,调整提高基层机构“家庭病床建床费、巡诊费和出诊费”等,极大促进了基层上门服务的积极性。五是在用药范围上做需要。做好基医院的衔接,满足签约居民基本用药需求,促进探索在医联(共)体内双向转诊。六是在医保*策上做支撑。开展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以基层为主体,将门诊43种慢性病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将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纳入保障待遇,并提高报销比例;调整提高基层住院次均费用;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总额付费;调整提高家庭病床待遇水平。(二)打造优势,特色服务品牌化。各级加大财*投入,强化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医院标配胃肠镜、无创呼吸机、心脏彩超、CT、DR等设备,累计财*投入基层硬件设施13.9亿元,群众看病就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医联(共)体、孵化中心帮促特色科室建设,打造服务品牌,升级诊疗能力。全市共建家联合门诊、家联合病房、5个血透联盟,个特色科室涵盖30多个服务领域,覆盖81%的基层机构;医院普遍建有3个以上的特色科室,实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特长。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设置发热门诊,其它有条件的基层机构设置发热哨点,提高防治结合能力。(三)延伸触角,签约服务网格化。省市区联动,划片将二、医院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名心血管、内分泌、呼吸、消化等科室专家进驻家医团队,开设专家、首席家医工作室等,充实团队含金量。探索家庭药师、健康管理师等专业力量,构建专科医师、全科医师、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医技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共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村卫生室)覆盖不到地方设立家医工作室个,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市、区建立第三方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市*府连续三年对真抓实干明显的区给予万元奖励。区级每半年对下派专家进行考核,考评结果前10名的专家劳务费元/次,11—20名为0元/次,其余专家按元/次发放。对考评排名后5位,建议专家所在单位调整。创新探索商业保险支持下的家医签约服务机制,发挥家医健康和费用双重“守门人”作用。(四)关口前移,医防融合深度化。创新医防融合网格化管理模式,以临床服务为核心,关口前移,再造就诊流程环境,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让看病更便捷。组建2个家庭医生全科团队,全力打造“网红”医生,多维度做实做精做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拉近与居民距离。坚决把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预检分诊和筛查关,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中发挥基层主阵地作用。实施“全+专”模式衔接,打出医防融合控组合拳,实施家医个性化和点单式签约相结合的“首签负责制”“积分健康卡”“健康时间银行”,做到精确分诊、服务接续、管理全程,让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生根,让群众享有“5分钟就医圈、20分钟优医圈”同质化诊疗服务。年,全市开设家庭病床人次,同比增长32.5%。(五)互联共享,健康服务智慧化。全市统一部署家庭医生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年全市家庭医生通过市健康档案浏览器调阅签约患者在市、医院的相关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多万人次,查询健康档案万人次,智能提示多万次。省市属医疗机构30%的门诊号源优先开放给基层,医院、医院、医院等7家二、医院向家庭医生开放检验、检查、床位预约服务,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无缝衔接,市民可以进行自主健康管理、健康信息线上查询。“互联网+分级诊疗”助力优势资源下沉基层,连通市远程医学会诊、心电监测、临检、影像、病理五大中心,基层能力全面提升,推动构建“医疗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社区治理共管模式。(六)提档升级,中医服务优质化。加快中医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江宁、溧水、医院医院,高淳中医院与医院签署紧密型医联体协议,并挂牌“南京医院高淳分院”,成立“全国中医肛肠诊疗中心江北协作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实力。二、取得成效(一)供给进一步优化,实力明显提升。全市个中心(卫生院)、个站(村卫生室)实现省级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每千常住人口基层机构床位数达到1.37张。基层机构共招聘余人,比年增长41%;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46%。目前人均工资20.28万元,在岗乡村医生平均收入7.99万元。(二)运行进一步高效,活力明显激发。全市年度总收入过亿的医院10家、万元—1亿元13家、—万元43家。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机构绩效考核口径,有4家医疗服务收入超过万元、11家医疗服务收入0—万元、20家医疗服务收入—0万元。近年来全市基层机构门急诊总诊疗人次年均增长8%以上、签约居民基层首诊比例年均增长5%以上、诊疗病种范围和技术服务项目达种以上,手术量增加5倍,实现从“流量”到“留量”质的飞跃。(三)品牌进一步彰显,影响力明显扩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南京市医院建设。栖霞区“院府合作”深化医改新路径,入选“中国改革年度50典型案例”。3个区获省*府真抓实干“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4个区获省基层卫生十强区;3个区建成省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举措单位。全市34%基层机构达到国家优质基层服务行“推荐标准”、81.81%基层机构达到“基本标准”;32家基层机构挂牌省级医院;3家挂牌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42个区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省级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单位;12个省星级家庭医生室,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年优质服务基层行”家庭医生团队感控技能竞赛中,以全省总分第一、第三名的成绩荣获一、二等奖。年,南京市代表江苏省荣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全国第一的优秀成绩。宿迁五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投入使用宿迁市针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实际情况,市委市*府连续两年将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宿迁市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导则》,医院标准,从功能定位、选址要求、科室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方案。市财*安排专项资金5万元对建设项目进行奖补。该市从年启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目前首批试点的沭阳县韩山、泗阳县运南、泗洪县界集、宿城区龙河和宿豫区来龙5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5家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约亩,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0张,核定事业编制名。如皋稳步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近日,如皋市*府办公室印发《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围绕补齐短板,加快实施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建设、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等“六统一”管理,推动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统一规划建设。镇卫生院为市卫生健康委下属事业单位,实行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镇人民*府双重管理,以行业管理为主。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改造、扩建、维修等由所在镇*府负责,设施设备由市级层面统筹安排。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由镇村建设,产权归镇村集体所有,并对照标准确保功能分区合理、流程设置科学,基本设施设备配备齐全。二、统一人员管理。一是实行准入管理。全面实行乡村医生“县招镇管村用”制度。在岗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补充人员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其他符合法定资质的执业证书。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必须凭证在规定范围内执业。二是统筹人员调配。乡村医生原则上在户籍所在村(社区)卫生室执业,对缺额乡村医生的村(社区),由镇卫生院在不改变人员身份的情况下在辖区村卫生室合理调配。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女性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建立轮岗工作制度,鼓励镇卫生院卫技人员驻村服务。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制定乡村医生年度培训计划,强化乡村医生全员岗位培训,定期选派乡村医医院跟班进修,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至少选派一人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1周。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定期例会等方式促进乡村医生更新知识,提高运用适宜技术、基本药物的能力。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四是明确管理体制。镇卫生院院长为所辖各村卫生室法定代表人,履行对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职责。村卫生室室长为主要负责人,负责对村卫生室的日常管理。乡村医生对接受业务培训、执业考核等情况必须在其执业证书上规范记录。五是建立退出机制。建立乡村医生到龄退出和考核不合格退出机制。原则上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乡村医生不再注册和签订劳动合同,对确需继续留任且具有执业资格、身体健康、群众信赖的到龄村医,经镇卫生院审核、市卫生健康委批准后可予以返聘,一年一聘,返聘原则上不超过5年。强化对乡村医生执业情况的全面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及时退出。三、统一业务管理。一是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严格执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规定,明确镇村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镇卫生院主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综合服务,村卫生室负责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服务机制。二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合理划分镇村卫生机构服务职能,坚持把劳动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给村卫生室承担,承担项目任务原则上不少于40%。大力协助专业机构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三是执行医疗服务规范。加强村卫生室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服务规范的监管,强化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从严控制输液行为,抓好安全注射、合理用药,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以镇卫生院为主体,组建由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师、护理人员、乡村医生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实行分片包干,提供签约服务。四是加强台账登记管理。统一制作全市村卫生室基本台账,落实镇卫生院日常服务工作监管责任,抓好相关制度、*策解读等规范上墙公示,督促村卫生室规范做好工作记录,建立完善台账资料。四、统一药械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公开医疗服务、药品收费项目和价格,接受患者监督和社会监督。根据村卫生室每月报送计划,由镇卫生院对日常药品及医疗器械实行统一采购、配送和管理,严禁村卫生室擅自采购、非法购进。完善村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出入库管理,建立覆盖药品购进、储存、调配、使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做到账物相符。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指导村卫生室加强器械管理,保证正常使用。村卫生室医疗废物一律由镇卫生院集中规范处置。五、统一财务管理。一是规范服务收费标准。公开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切实做到收费有依据、开药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二是规范资产和收支管理。将所有村卫生室医保基金支付由镇卫生院统一扎口实行总额预付制,经常性收支统一核算,实行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财务统收统支、单独设账、独立核算,医疗收入村卫生室不得截留挪用和坐收坐支。加强对村卫生室资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业务收支账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规范乡村医生合理待遇。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一般诊疗收入、基本药物专项补助以及承担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补助为乡村医生收入来源。加快建立乡村医生绩效工资制度,推动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运行新机制。认真落实乡村医生企业职工“五险”待遇,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和医疗风险互助分担机制,努力降低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风险。推动乡村医生纳入镇卫生院工会管理。六、统一绩效考核。制定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办法,强化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合理拉开乡村医生收入差距。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为重点,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原则上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签约续聘、工资发放挂钩,使其绩效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低于30%,切实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促进乡村医生全面履行职责。淮安市淮阴区扎实医院建设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坚持典型示范引领,强化分类施策,统筹协同,把医院建设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服务、提能力、增活力的重要抓手,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首批省医院示范县(市、区)。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近年来,该区累计投入7.6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新改扩建项目52个,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面积均达到平方米,部分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已远超平方米。新增万元以上诊疗设备余台,率先在乡镇卫生院普及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彩超,19个基层医疗单位装备了CT,3个中心卫生院配置核磁共振。建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个、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7个,创成省示范乡镇卫生院、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新建省级特色科室12个,建成省示范化村卫生室49个,基层医疗机构省级以上示范化率达到91.7%。二、推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放宽基层卫生人才招聘条件,简化基层紧缺人才招聘程序,高层次人才实行“一岗一薪、一人一薪”,对引进的骨干医生学历为研究生或职称为副高以上的,直接办理入编。在全区范围内统筹调度名事业编制用以补充基层医疗机构的编制,年新招聘各类卫生人才名。区委区*府出台《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从调度编制中拿出90个,医院建立“县管乡用”基层编制“周转池”,主要用于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和引进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创新出台具有淮阴特色的绩效考核意见,突出向一线和业务骨干倾斜,发放特岗津贴和专项津贴,收支结余的40%可以用于职工的奖励和福利。区财*每年拿出万元设立区卫生人才基金,主要用于优秀卫生人才奖励、区级骨干人才遴选、科教进修培养、边远薄弱基层卫生院扶持、高层次人才休养等。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转设医院。年建成渔沟、南陈集两个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加强基层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积极培育基层特色科室。以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临床影像会诊中心、临床心电会诊中心等远程医疗中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二、医院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与二、医院合作,邀请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拓展服务内涵,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和签约的依从性。年在全区推进开展预约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已建成家庭病床81张。高邮积极探索中医药乡村一体化建设试点年,高邮市在界首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乡村一体化”建设试点,通过有效运作,基本实现“中医药人员下沉、中药饮片统一配送、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等“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中医药人才培养多维度。该院选派10名医院组织为期两年的西学中培训班。1名副主任中药师、1名主管中药师师承扬州市名中医,逐步充实中医人才队伍。建成界首名医阁,两名从医50余年的老中医定期到院坐诊、教学。夯实骨干医师培养,选派2医院进修康复、1人到医院进修针灸推拿,选派2人参加卫生健康委中医人才培养项目,医院引进1名医院领导班子。二、中医药服务供给同质化。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医院下村义诊等多种形式,让卫生院中医药人才、服务走进村居,将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农村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规范的中医药服务。创新推出“共享中药房”理念,乡村医生在卫生室的医生工作站中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及副主任中医师、中药师通过“线上会诊”审核、把关、调方,确认后及时为群众调配中药饮片处方、代煎。对行动、交通不便的群众,家庭医生、乡村医生将药送到群众家中。三、中医药技术服务重特色。连续两年举办界首镇膏方节,开展名中医义诊、中医养生大讲堂、中医适宜技术展示、中药茶饮免费品尝、中药饮片质量鉴别科普等活动,年首次举办针灸节,获得群众普遍好评。定期开展三伏贴、三九贴,制作防疫防感香囊、驱蚊避秽香囊。四、中医药文化宣传多载体。医院在门诊、住院、输液大厅、健康管理中心等处布设多台健康宣教机,为每个村卫生室安装外网,统一安装网络电视,由卫生院统一制作宣传内容、统一控制播放内容,做到同质化宣传。组建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